花蓮景點-光復鄉

光復鄉舊稱「馬太鞍」,是樹豆的故鄉,樹豆阿美族語叫馬太鞍,因此得名。位於花東縱谷河谷平原中部,由於有山有水,雨量充沛,造就馬太鞍濕地形成特殊的景觀,成為獨特的生態景觀區。由於距離花蓮知名觀光景點較遠,光復鄉常常成為花蓮縣的旅遊遺珠,建議您不妨放慢腳步,細細品味光復鄉的悠閒生活。

著名景點

光復糖廠
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糖廠街19號

花蓮糖廠位於花蓮縣光復鄉,建廠於民國九年,當時日人建廠時,其全銜為『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』。
花蓮觀光糖廠座落花蓮縣光復鄉內,位於全縣之中區,鐵公路交通均很方便,為花東縱谷必經之重要旅遊景點。


大興紀念公園

為了紀念桃芝颱風引發的士石流對大興村造成空前的災害,鄉公所便在大興村內興建土石流紀念公園,以紀念這次天災的慘重損失,以及作為恣意破壞山林的深刻反省。紀念碑高二十公尺,銅構拱門的造型象徵蒼芎是為天,花崗石及洗石子地面代表土地,十公尺高的花崗石雕則意涵著人,三者一體的設計理念,便是要表達唯有天地人和諧共存、互為尊重,才能生生不息永續生活。這不僅反思了士石流災變,更深具教育意味。

南下路線:由花蓮市沿台九線南下過光復後,見路邊指示牌右轉經鐵路下至大興村,循指標前進。


太巴塱文化館

太巴朗指的是花蓮光復鄉靠西邊的山區,也就是光豐公路(11甲省道)旁,這裡是傳說的中阿美族發源地,與馬太鞍同為台灣東部最大的阿美族聚落,近年來,原住民新生代興起尋根活動,在這種情形下,太巴朗文化館就這樣誕生成立了。太巴塱傳統房屋大量取材自大自然,樑柱以木頭卡榫銜接搭起,不用一根鐵釘;山上業生的箭竹則由於抗折性強,被用來編屋牆,再鋪上厚厚的茅草為屋頂,外殼就大功告成了。屋內大半邊是黃藤編制成的大床,一家人起居就在其上,夏天涼爽,冬天再鋪一層厚厚的獸皮就夠暖了。 太巴朗的原意是「螃蟹」的意思,係因馬太鞍溪多螃蟹,而太巴朗部落世代以來一直依賴著這條溪水生活,更因此成為部落的命名。受外來文化的洗禮與衝擊,太巴朗的傳統文化如屋舍、編織、木雕、生活方式等,早已逐漸式微,為保存老祖先的原民精神,文化館內展示有阿美族傳統的竹製器皿、編織物、木雕等,更有族群長老、頭目的系列照片及文史資料,充分表現出阿美族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特色,很值得一般民眾參觀遊賞。

南下路線: 由花蓮市接9號省道南下,抵達光復,於光復火車站前轉11甲省道,直行即可抵達。


私房景點

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
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大全街55號

芙登溪蜿蜒穿越其中的馬太鞍濕地,是世居光復的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,
千百年來這片生態豐饒的濕地供應了部落的生活所需,廣達十二公頃的面積,
更是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生態濕地。來自中央山脈的潔淨之水成就了馬太鞍濕地,
不論是貫穿濕地的芙登溪或是水底伏流湧泉,都堪稱馬太鞍濕地的生命之泉。千百年來,
馬太鞍部落的居民便以此濕地耕種捕魚,讓濕地成為馬太鞍部落最親密的生活區域。
馬太鞍濕地的生態豐富繁茂,光是鳥類資源就讓這裡成為東部的賞鳥重鎮,紅冠水雞、栗小鷺、黃小鷺、白腹秧雞、環頸雉、白腰文鳥、班文鳥等鳥種皆在濕地區出沒,甚至稀有的候鳥水雉也曾經南下至此度冬。近年來馬太鞍濕地更以栽種夏季景觀蓮花田聞名,賞蓮期限可至十月,與台灣西部的白河蓮田齊名,堪稱東台灣的美麗蓮鄉。深度遊耍馬太鞍濕地,最佳提案便是單車踩踏慢慢行,濕地區有規劃完善的單車路線,天開地闊、車輛稀少,踩踏板環遊生態濕地再是愜意不過。

南下路線:由花蓮往南(或台東往北)走循9號省道,經光復車站後上橋後不久即可見到左邊有台糖加油站,
於台9線263.5公里處加油站對面有條路右轉即可見大全街約5分鐘即到。


紅瓦屋文化美食餐廳
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大全街62巷16號

祖靈的召喚,長輩的寄望,鄭氏夫婦放棄公職、創意設計的工作,接手長輩已經營卅餘年歷史的「紅瓦屋餐廳」,運用藝術天賦,將飲食層次昇華到文化饗宴,還曾獲美食專家陳鴻以及多家電視媒體大力推薦。咖啡館內、園區內處處有木雕製品,得意的展現原住民天賦的專長。雖然洗盡鉛華,但自然的美麗及對自己故鄉文化的驕傲卻時時閃耀在夫妻倆臉上;「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」—馬太鞍溼地上的一顆紅寶石,忠於原味、堅持傳統,鄭氏夫婦為您呈現馬太鞍阿美族最甘美的餐飲。

聯絡電話: 03-870-4601
營業時間: 10:00-21:00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